美股 SaaS 公司带来的启示

在终极的分析中,一切知识都是历史; 在抽象的意义下,一切科学都是数学; 在理性的基础上,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。

——C. R. Rao,数学家、统计学家

上“云”作为企业数字化的方式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,尤其是 SaaS 模式在一二级市场都备受关注,但当我们审视这个市场的时候,发现微软成立于 1975 年,Adobe 和 Autodesk 都成立于 1982 年,即使是 SaaS 鼻祖之一的 Salesforce 也成立于 1999 年。这些巨头们,并未那么“年轻”。即使作为新一代的 CRM —— Hubspot 也早在 2005 年就成立了。为什么有些领域的“云”创新层出不穷?为什么有些反而是传统巨头受益?为了试图搞明白这其中的缘由,我们分析了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的“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”中的 58 家公司,虽然样本不全,但我们相信,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
一、上市所花时间:

有别于消费互联网,58 家云公司平均上市所花时间为 10 年,大部分集中在 6-14 年间。

二、成立时间
58 家公司中,成立于 2000 年之前的有 9 家,成立于 2000(含)-2007 年间的有 23 家,2007 年至今成立的有 26 家。
 
三、创业者开始创业的年龄
创始人开始创业的平均年龄为 44 岁,主要集中在 30-40 岁。
四、估值
基于 2020 财年的估值,我们看到,除了 Snowflake 的 P/S 超过 100 倍和 Bill.com 的 P/S 超过 70 倍有显著的差异之外,其它都在 60 倍以内,其中:30-60 倍之间有 11 家,20-30(不含)倍之间有 13 家,10-20(不含)有 19 家,10 倍以内有 13 家。
五、人均创收(收入/员工数)
在人均创收能力上,大部分公司处在人均 20-30 万美金的区间,30-50 万区间内的次之,20 万以内和 50 万以上的占少数。
六、毛利率
“云”公司是一个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模式,大部分公司的毛利率都大于 60%,少部分低于 60% 毛利率的公司中,也只有 2 家低于 40%。

1



总结



正如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:“70% 的 SaaS 独角兽是对传统软件的重新定义”,在一个原有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市场中,微创新受益更多的往往是传统的企业。只有在一些底层创新的领域,初创企业才会有成为新巨头的可能,这点和消费互联网类似。但不同的是,”云“创新企业的创始人年龄普遍会更年长一些,这可能和这个领域创业所要求的经验有关。
历史的经验表明,创业者开始创业的第一天,投资人开始投资的第一天起,50% 成功或失败的概率就已经决定,审慎定位显得极为重要。随着数字化成为中国创新的主旋律,谁会成为中国未来涌现的“云”独角兽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我们是以第一性原理研究为基础的专业机构,欢迎关注和留言。
微信号: Alexqj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